當前位置:中國廣告人網(wǎng)站>創(chuàng)意策劃>廣告評論>詳細內容
消費社會背景下的廣告文化批判(1)
作者:佚名 時間:2002-9-12 字體:[大] [中] [小]
-
◎陳翔
內容提要
本文認為:消費社會角度批判,廣告文化在功能上是一種促進銷售的消費文化,在生產(chǎn)方式上是一種文化工業(yè)商品,在文本內涵上是一種次生平面 文化,在傳播方式上是一種大眾文化,它受到商品邏輯的深刻制約,反過來以商品邏輯瓦解社會價值的正常結構和秩序,并在與媒介的惡意同謀中,持續(xù)而廣泛地干擾媒介傳播,刺激消費社會以及社會文化負面發(fā)展。
農耕社會和前工業(yè)社會,是一種“生產(chǎn)化”的社會模型,制造物質、獲得物質成為人類文明的主題。后工業(yè)時代科技超常態(tài)“爆炸”,物質生產(chǎn)力呈幾何級數(shù)增長。人類逐漸擺脫“為生存而掙扎”的危機時代,傳統(tǒng)的以“生產(chǎn)”為中心的社會轉變到以“消費”為中心的社會,[1]消費物質入主人類文明。在傳統(tǒng)社會,消費中心一直被上流階層有限占有,消費程度的大小便成為社會的一個差等結構的象征?萍及严M從稀缺資源擴張成一種社會剩余物,消費便平民化、大眾化。
事物有一個規(guī)律叫物極必反。社會對消費的用盡其極或過分崇拜,勢必導致消費墮落。傳統(tǒng)社會對消費有限占有,一方面制造了社會貧富和階層懸殊,另一方面卻在生存競爭中規(guī)范了文明的有序性。而消費社會是通過消費及對其揭示來建立平衡的,[2]消費充分強化了物對人的支配性和人對物的依附性,消費意義上的“平衡”就開始異化:消費社會是對消費品賦予過分價值的社會,趨向于把消費品不僅當作一切經(jīng)濟活動的最終目的, 而且作為最大的利益,整個經(jīng)濟、社會和文化制度被一種消費物質商品的動力所支配和滲透。[3]法國社會學家波德里亞(Jean Baudrillard)認為:消費不再是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那種與生產(chǎn)活動相對的對于產(chǎn)品的吸收和占有,現(xiàn)代社會的“消費”是一種“能動的關系結構”,其對象不僅是那些被消費的物品,而且還包括針對著消費者周圍集體和周邊世界的意義;“消費”是一種“整體性的反應”,而一個社會的文化就是建立在這樣一種整體性的反應之上 。[4]消費開始控制社會,成為一種完全的生活方式,受市場因素支配和影響的一個特定的文化領域。[5]從人與物的關系來探討消費社會就有些表象化,消費已經(jīng)演化成文化意識形態(tài):以一個占主導地位的觀念或認識世界的方法,在消費利益原則驅動下,強加給他人,并使其不加批判地全盤接受,從而形成一種因果互動的文化意識。這就是消費文化。
具體闡釋消費文化,包括兩個視角:一、“快樂主義”;二、“后現(xiàn)代主義”!翱鞓分髁x”視角發(fā)源于英國“伯明翰當代文化研究中心”,認為消費文化是一種快樂活動和浪漫倫理。該中心對消費文化的價值判斷為中性,但其揭示出消費文化的娛樂化、物質化,反證了消費社會對文化立場的喪失!昂蟋F(xiàn)代主義”視角發(fā)源于批判學派波德里亞和詹明信(Jameson)等人。他們認為:在后現(xiàn)代社會,消費不再是工具性活動, 而是符號性活動;消費越來越涉及失去了固定“所指”的、“自由的”和“被解放了的”“能指”,成為“對符號進行操縱的系統(tǒng)性的行為!焙蟋F(xiàn)代主義的本質就是“解構”,在“去中心”、“不確定”中建構一種“多元化”的精神放逐范式。后現(xiàn)代主義的“膚淺”、“缺乏深度”和“平庸”同它所積極倡導的“去中心”(decentring)是緊密聯(lián)系的。[6]從消費文化角度探討后現(xiàn)代主義,后現(xiàn)代主義就是在對知識的權力性、話語的欲望性、語言的暴力性的深刻揭露中,“撕下一切假面具”,建立了商業(yè)的邏輯和欲望的合法性。[7]
與消費文化趨同的是大眾文化。大眾文化作為一種生于城市工業(yè)社會、消費社會的文化形態(tài),是以大眾傳媒為載體,并以城市大眾為對象的復制化、模式化、批量化、類像化、平面化和普及化的流行文化,[8]它具有四個文化特征:一、沒有深度; 二、無歷史,即時;三、無時間,它集中關注把文化意義的碎片在空間中組織起來;四、把世界理解成一種技術意義上的實體,而不是一種自然意義上的實體,是一個電腦網(wǎng)絡,而不是一個生態(tài)平衡圈。[9]大眾文化以傳媒為中介,以物態(tài)消費為內涵,一方面?zhèn)鞑サ臄U散效應助長了大眾文化的影響力,另一方面以商品的形式受制于市場經(jīng)濟的供求法則, 大眾文化向程式文化、膚淺文化和感官文化沒落為消費社會所趨。
廣告文化是消費文化的分支,它與媒介互為載體,借助媒介的傳播效力而壯大起來。隨著消費社會全面成型,廣告文化的功利性與消費文化的物質性就達成價值契合,理所當然在消費文化中扮演核心角色,同時也刺激消費社會向深層次推進,構建霸權話語,對消費社會進行權力支配。廣告文化一旦入主消費社會的文化語境,消費社會的最終目的--把消費者充分調動起來,對于一切需求實行一種心理上 的壟斷,從而使消費方面的一致與生產(chǎn)方面的完全控制達到完美的統(tǒng)一[10]——就指日可待了。消費社會也自然滑入廣告文化的預設軌跡。